大工物理学院邀请“两弹一星”工程主要参与者为师生党员上党课

  logo002-2.jpg

       为进一步落实学校及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方案,丰富学习形式,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先进典型教育,突出“以身边榜样教育身边党员、以身边事感染身边人”,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党委邀请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作主要参加者、学院退休教师吴世法教授,于10月31日下午在材料馆201党建智慧教室开展《继承两弹一星精神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集中党课活动。  

  党课活动由物理学院院长赵纪军主持。在开场词中,赵纪军介绍了党课活动的背景与吴世法教授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赵纪军表示:吴教授身为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程105人核心团队成员,亲历强国道路上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学院师生近在身边的“英雄”。有幸邀请到吴教授亲临现场上党课,是主题教育时期一次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学院将对本次党课进行现场录制,并制作成视频课程供学院师生学习。 

  年逾九十的吴世法教授精神矍铄,坚持全程站立讲课,而且党课PPT也由其亲手制作。吴教授以两弹一星精神的具体表述为引,带领师生回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体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峥嵘年代。课件展示的中国第一块铀矿石标本照片,将听课师生带入到60多年前的燃情岁月。

  吴世法教授党课的主要内容,是以亲历者的角度,讲述几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轶事,以及自己在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作中的小故事:王大珩在英国放弃博士课程,进入玻璃工厂学习制造技术;王淦昌放弃具有冲击诺贝尔物理学奖潜力的反西格玛负超子研究,毅然从苏联返回国家;陈能宽晚年卧病在床,每当听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都会捶着胸膛说“我们,我们!”郭永怀在中层技术干部交底会上向领导保证,“只要我们搞清楚了原子弹的规律性,我们就一定能搞出来!”彭桓武反问记者,“你应该问为什么不回国!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在讲到朱光亚改编《打倒列强》歌词,呼吁海外学子归国效力的时候,吴教授动情唱起:“不要迟疑,不要犹豫,回国去,回国去!祖国建设需要你,组织起来回国去,快回去,快回去!”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在吴世法教授的讲述中,“绝密调令”“进入信箱”“三个字”“官厅水库旁”四个关键词,还原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作启动之时的实景。在火车车厢接缝处以背包为垫,彻夜研究高速扫描相机轨迹法;在深夜饿过劲后突发灵感,不眠不休10小时绘制三镜转向机构图纸;在邓稼先院长的“死命令”下坚持原则,终于实证测量中的γ干扰;不慎让“化学酱油”染花了陈能宽主任的人造羊毛外套,得到陈主任的宽容原谅:这四段让吴教授印象最深刻的真实故事,再次让研制工程的艰苦条件和人物形象生动地浮现在师生眼前。吴教授总结说,“实事求是,是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质,也是研究工作的铁律,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应该遵循的思想方法。”

  在党课的末尾,吴世法教授“出人意料”地对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了一次自我检查,回顾了自己自成年至今的共产主义信仰之路,并结合自己当前的研究方向,建议学校率先实施I期肺癌与乳腺癌筛查的‘拉曼血检’研究项目,为师生员工建立“个人健康-拉曼光谱档案”,争取领先世界地拿出一个可以推广的模板。吴教授这一毕生忠诚向党、心系国家人民的举动,让现场响起了最热烈的掌声。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姚山全程参加党课活动,在总结讲话中代表师生向吴世法教授表示了敬意与感谢,高度肯定了物理学院对本次党课活动的设计与开展,鼓励师生党员要继续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两弹一星精神为指引,在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中做好基础科学研究工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为祖国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人物介绍

  吴世法,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作主要参加者,从雷管同步起爆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全程负责微纳秒分辨高速光学测试技术,是中国爆轰高速摄影光测技术研究的开拓人与奠基人;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国家实验中,曾任塔上701(原子弹保响)参试队副队长;在我国核武器研制中,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以主要参加人身份获自然科学一等奖。为核武器小型化检测需要,于国内外首先发明玻璃光纤,比诺贝尔奖得主“光纤之父”早两年。1990年退休后,任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返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最早在国内开拓纳米光学技术研究,1993年领导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纳米分辨PSTM光学显微镜,2002年研制成功AF/PSTM型纳米分辨多功能显微镜,属国内外首创。

chujibiaoyu0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