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融乃强、守正创新——国际化学校课程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沪举办

    logo002-2.jpg

      10月17-19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集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育集团主办,国际学校在线、上海晟泰教育承办的“2019国际化学校课程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隆重举办。

  会议以“有融乃强、守正创新”为主题,来自国内外的500余名专家、校长和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体会,共襄中国特色国际化学校课程融合之道和创新发展之路。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满生,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集团总经理徐庆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总经理、外研社副社长范晓虹,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首席学术官曹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育集团总经理何勇斌,晟泰教育投资集团总裁张小杰,剑桥大学考评院首席执行官Saul Nassé(索尔•纳索)先生,ACT首席科学家Changhua Rich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党总支书记赵美娟,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国际教师证书项目办公室负责人赵健等领导嘉宾出席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范晓虹主持。

  徐庆明代表主办方为大会开幕致辞。他对大家的出席表示欢迎,指出需要集众人之智,以更实际的行动,才能真正破解课程融合创新的命题,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学校品质特色的新发展。

  ▲范晓虹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后,大会组委会特邀的七位中外教育名宿做主旨演讲,解读教育政策,研判行业趋势,交流学术前沿动态,分享办学先锋实践,高屋建瓴、立意深远,堪称一场思想盛宴。

  周满生副会长做了题为《在教育服务贸易背景下,加强基础教育的合作与交流》的主旨演讲。他梳理了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历程,提出推动基础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需要把握好七个关键环节:一是要在理解和坚守中国教育特色及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中西结合;二是要重视公办教育机构的引领作用;三是民办国际学校要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四是要牢牢把握课程设置这一核心问题;五是要强调提升教师国际化素养;六是要开放办学,密切与社区,特别是与家长的联系;七是要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教育国际化。

  Saul Nassé(索尔•纳索)先生的演讲以“门”为切入点,指出打开学生通往世界大门的三把关键的钥匙是课程、教师、技术。他以剑桥大学考评院在课程、教师、技术上的成熟经验和取得的成绩,生动阐述了这三把钥匙:什么样的课程能让孩子们获得成长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如何为大量教师提供世界级的培训?技术如何为学习者带来巨大的进步?索尔•纳索先生还表示,剑桥大学考评院愿同大家一起探索答案。

  赵健博士做了题为《中西融合课程中教师的专业角色与专业发展:一个思考框架》的主旨演讲。她提出,中西融合——中国国家课程与境外课程相融合——的本质,是以“培养什么人”即人的身份塑造为基、以解决人的发展中的文化身份认同为目标,解决“教/学什么”和“怎么教/学”的问题。她认为教师是课程的发起者、编制参与者和实施者,教师应从认识论(习得什么知识,what)、实践论(怎样获得知识,how)、本体论(谁在学习,学习成为谁,who)三个维度思考课程的构建。

  Changhua Rich博士做了题为《教育与职业成功的全面发展途径:课程、学习与测评的关联》的主旨演讲,介绍了ACT在科研方面的实践和成就。ACT每3-5年会进行美国全国的课程调研,调研对象为小、中、高、大学的教师和用人单位的负责人,以了解他们希望学生具备怎样的核心能力。ACT根据调研结果,建立其全面发展框架,对ACT考试内容进行适时调整,并指导GAC课程的研发。Changhua Rich博士透露,ACT即将发布的最新科研成果——EDU2050创新思维课程,是一款学习与测评一体化的产品。她指出,ACT一直通过科研来支持GAC课程的本土化实践,希望未来借助教育技术的支持,帮助本土课程与GAC课程的有效融合。

  赵美娟教授做了题为《打造融合式课程 提升全球胜任力 迎接未来挑战》的主旨演讲。她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教育的未来”倡议,以重新思考知识和学习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如何塑造人类的未来。从1972年到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的教育目标从“学会求知”到“学会成为”不断地进行调整,以其教育更加符合人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本质需要。为适应这样的变化,赵美娟倡导多维度融合式课程的打造,从多学科的融合的教学内容、多模态选择的教学材料、多样化设计的教学活动,以及联授 + 师生 +生生的授课形式上进行融合和创新。

  曹文教授做了题为《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国际学校》的主旨演讲。她指出,国内外关于国际学校的定义很多,我们要总结出反映中国特色的国际学校定义。曹文的研究以国家对教育开放的政策和导向、以及学界对“基础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为基础,结合部分地方实施的教育国际化指标(评价)体系,由此提出,国际化特色学校是指在办学理念和实践中以教育国际化为其重点的学校。她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并定义中国特色的国际学校,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国际化学校质量保障标准体系》的研制,以期帮助更多的国际化特色发展的学校对标、定位、不断提升。

  何勇斌教授做了题为《广外教育集团的特色课程探索》的主旨演讲。他介绍到,广外教育集团把“坚持全人教育,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作为办学的宗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广外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12年一贯制的全人教育课程体系,包括小学阶段攀登课程、中学阶段博纳课程、高中阶段摩星课程等。此外,何勇斌还以英语课程及英语/双语学科课程的研发为例,同与会者分享了在“续”理念指导下、运用CLIL、PBL等教学法、打造高于国家标准、广州标准的“广外标准”课程的实践经验。

  本次论坛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充实深刻。除领袖论坛外,共设有六场课程峰会,主题分别为:IB课程、剑桥国际课程、ACT® GAC™课程、北美课程、人文素养课程、科学素养课程,60余位中外嘉宾共同探讨课程融合方式方法,交流国际课程本土化实践经验,探索国际化学校未来课程建设方向。

  论坛还设有课程与教学资源展览,汇聚了包括国际课程、考试评价、语言培训、图书教具、校服、留学服务、智慧校园等细分领域的诸多优秀机构和厂商,为供需双方搭建了资源对接的平台,吸引了众多学校和机构代表参观交流、洽谈对接。

  论坛还设置了课程嘉年华之夜、名校参访及主题工作坊等环节。19日上午,大会组织参会人员前往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上海教科实验中学、上海市格致中学、北外附属上海闵行田园高级中学参访交流,实地考察课程融合和办学治校的先进经验。

  另据范晓虹透露,第四届国际化学校行业年会暨教育资源博览会正在筹备之中,将在明年4月于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届时将有百余位知名校长、专家学者作发言分享,数千名国际教育行业从业者与会交流。继本次高峰论坛之后,2020年会的召开必将为凝聚行业共识、提高行业发展水平,推动国际教育本土化、助力中国教育现代化做出新的贡献。

  据悉,国际化学校行业年会暨教育资源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三届,累计吸引了数千人参会、上万人观展,以前沿的主题、深厚的思想、宏大的规模,获得了行业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大会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