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甘井子区六一小学:师说

logo002-2.jpg

  于瑶,1992年生,辽宁师范大学体育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 2018年9月入职,六一小学大队辅导员、体育组长。

  座右铭:勤奋努力、知行合一。

  郑甲伦,1996年生,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 2019年9月入职,六一小学体育教师、卫生专干。

  座右铭:凡事三思而后行,多想一点点。

  杨大昕,1996年生,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9年9月入职,六一小学体育教师、安全专干。

  座右铭:成长没有捷径,唯有经历。

  青年,代表着新生的力量,奋进的希望。在甘井子区六一小学就有三位意气风发的90后生力军,他们以校为家,尽职尽责;他们加班加点,不计报酬;他们勤奋朴实,团结互助,共同挑起学校工作的大梁。5月23日,他们自发来到学校,为全校复学精雕细刻;5月31日,他们又自发来到学校,为“六一”活动做精心准备。硬核的他们是学校闪亮的星,传递着责任与奉献!

  于瑶:不怕累 只怕做得不够好

  脚踏实地,勤奋努力,是年轻党员于瑶一直坚守的信仰。刚入职时,于瑶得知学校体育组档案材料相对薄弱,她没有气馁,而是撸起袖子,从头开始,带领两位青年教师加班加点,圆满完成全国足球校的验收任务。并且以全区最高分率先通过严格的评估,学校获得了“全国足球特色学校”的荣誉。她担任大队辅导员、体育组长,还负责学籍、教师教育等工作,经常和体育组同事利用周末的时间,自发到校,处理未完的工作,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疫情发生,在消杀用品极度紧缺的时候,于瑶第一个想到的是学校,提出了将自家的消杀储备送往学校。作为党员,她时刻冲锋在前,无偿献血,宣传防疫。为了让老师、学生和家长正确、理性、科学地面对疫情,于瑶经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收集防疫知识,制作宣传内容。1月31日,她率先和体育组同事制作居家健身运动的公众号。2月2日起,她和体育组一起录制居家健身小视频,带领孩子们动起来。2月24日,她第一批回到校园,帮助学校整理上报文件和学生资料等工作,同时,积极参与学校各项预案建设和应急演练。5月18日,线下开学,她又参与校园防疫的一线中,没有任何犹豫和退缩。工作不到2年的于瑶,用行动诠释责任和担当,用热爱演绎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教育故事。

  郑甲伦:只管做好 不管做多少

  作为学校的卫生专干,虽然有过实践经验,但在防疫的重大事情上,郑甲伦不允许自己有一丝松懈。从防疫开始,郑甲伦没有一个休息日,大年初四,他就开始负责统计全校800多人的平安报告情况,家长出行、老师安全等,每天9点前就要完成全校师生健康情况表的收集汇总报送工作。随着疫情的变化,统计表格不断更改,郑甲伦要不断收集、核实信息,积极完成上传下达任务并细心地说明情况,填写要点,实现了学校健康上报工作零失误。

  2月底,郑甲伦第一时间回到学校。清扫卫生,坚守防疫职责,研究复课后的相关防疫工作。5月中旬学校开课后,郑甲伦积极承担起一线防疫工作,处理突发病例、配置消毒液、卫生清洁督导、学生体温监测、防疫检查、防疫数据汇报等。有时候太阳都“下班了”,办公室里依然能够看见郑甲伦忙碌的身影。刚开学,有孩子因为肠胃不适而呕吐,按规定流程消毒覆盖后,再戴手套用手处理。看到这种情况,郑甲伦没有片刻犹豫,戴上手套,及时用手将呕吐物捧到医用垃圾袋里,消毒环境。姜龙梅校长说:“对于刚毕业不到一年的孩子,能够做到这样,我们从心里感动,他们在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勇于承担,甘于奉献,这种品质值得学习。”

  杨大昕:被信任是最大的鼓励

  能够一直和孩子们在一起,那份单纯的欢乐,是杨大昕一直所期待的未来。刚入职不满一年,杨大昕已经成为学校的安全专干。在工作中,他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经常琢磨如何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发现一些现象和问题,他就会跟体育组的老师们一起商讨,总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校园里的安全防护,消防演练、交通出行知识普及等安全教育,都需要杨大昕负责,甚至到校门口的停车和摊贩生意等,杨大昕都会仔细的处理和观察,排查安全隐患。

  防疫期间,孩子们无法回归校园,然而,杨大昕却早已回到岗位,参与防疫工作宣传,整理学校档案,排查校园安全,统计安全信息并每日上报。一张张表格、一组组数据、一项项任务,他都能够认真去完成。当听到有献血的征集活动,杨大昕主动报名,年前他已经献过2次血了,学校了解到距离上一次献血的时间有些近,劝他放弃。他却坚定地说:“我一定要去,我的身体绝对没有问题,如果学校不允许我去,我也会去无偿义务献血,这是我能贡献的一点力量。”

       姜龙梅校长说:“作为90后,他们的那份成熟和努力,让我们看到了青年教师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活成一束温暖的光。”

chujibiaoyu001.jpg


CHUJI
logo001